曾贝贝是新阳光京西专项基金的发起人,上个月18号,她刚刚作为“新阳光青年爱心大使”去日内瓦参加了新阳光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签约仪式。
出席签字仪式的嘉宾(一排从左至右)
1.Dr. Bente Mikkelsen:世界卫生组织非传染病司长
2.任明辉: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
3.曾贝贝: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青年爱心大使
4.杨蓉蓉: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
01 拔腿就去了日内瓦
伦敦,下午一点半,曾贝贝刚刚结束一堂课,匆匆接起采访电话。
2个月前,贝贝搬到伦敦,成为皇家音乐学院的一名大一新生,学习钢琴表演。作为一个过去18年都待在北京、没换过地方的姑娘,贝贝说“还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环境”。
从学校走出来,贝贝拍下蓝天白云
贝贝是在正式签约的前一天知道签约仪式的事情。新阳光秘书长刘正琛先生知道贝贝在伦敦上学,就邀请她和新阳光副理事长杨蓉蓉一起,作为新阳光代表前往日内瓦。
贝贝每天都有课,本来是难有时间离校的。但了解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意义后,贝贝想,“哪怕是找学校请一个星期的假都值得”。于是第二天“拔腿就去了”。
曾贝贝与世卫组织标志合影
到达日内瓦的第二天上午,紫欣一行先是与对接新阳光的世卫组织官员见面,“聊了一下世卫组织最近在干些什么,探讨了一些之后的合作。还谈到了当天世卫组织主办的一个活动——World Cancer Congress(世界癌症论坛)”。签约仪式作为论坛的一个环节,安排在当天晚上。
World Cancer Congress
新阳光副理事长杨蓉蓉等人员与世卫组织癌症项目负责人会面,为合作备忘录的签署做准备
当天晚上的活动类似于一个分享交流会,参加者多是从世界各地飞来的癌症方面的专家,还有一些与医疗和疾病有关的机构代表。像新阳光这样的慈善组织,紫欣说是现场唯一的一个。
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先生表示,这是世卫组织首次在抗击肿瘤方面跟中国的公益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新阳光此举的目的是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癌症全球倡议”(WHO Global Initiative for Childhood With Cancer),对发展中国家儿童防控提供能力建设,并参加世卫组织癌症患者生存状况调查,为各国制定癌症治疗和关怀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贝贝之前没有参加过类似活动。第一次跟世卫组织这种国际组织打交道,贝贝倒不觉得紧张,只是觉得“很奇妙”。贝贝虽然一直做公益,还算了解癌症患者的生活和需求,但“并不是一个抗击癌症的亲身经历者”。那天晚上,到场的所有人都是在这个专业领域很有研究的人,或者是自身经历与癌症非常相关的人,比如癌症患者的家人。贝贝说:“当天晚上去听他们的分享,我觉得还蛮震撼。”
02 一段印象深刻的分享
在跟世卫组织官员交流的时候,贝贝特别提到,希望通过与世卫组织的合作,影响中国乃至全球青少年关注癌症患者身体康复及愈后的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一点,是因为当天晚上,有一个家庭的分享给贝贝,包括在场的所有人带来了深刻印象。
晚上的分享交流会上,每人有 5 到 10 分钟的时间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其中包括癌症患者,还有一些癌症患者的家人。
这名分享者是癌症患者的母亲。几年前女儿得了癌症,现在已痊愈,但是她的家庭已经不可逆地受到了影响,包括经济方面,也包括她本人跟她的丈夫离婚了,等等。女儿在患病期间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当时及时找了心理医生。所以她女儿能够在抗击完癌症之后,还健康地活在这个世上。
但她女儿最好的朋友却没那么幸运。那是一个16岁的女孩,名字叫Catherine("跟我同名"贝贝补充说)。这个女孩患癌之后康复了,但癌症带给她一系列心理问题,加上没有及时找心理医生,这个女孩癌症康复之后不久就自己在家里上吊自杀了。
“作为一个没有亲身经历这些的人,我之前可能以为癌症单单是一个身体上的疾病,但其实并没有考虑到它带来的后续心理反应,其实可能比癌症本身还要严重。”贝贝说,“我了解到,其实国外一些很好的医疗机构,病人得了癌症之后,癌症治疗跟心理治疗是同时进行的,在国外他们特别注重这个方面。也是因为意识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带给人们的后遗症以及它的重要性。”
03 癌症防治需要全球合作需要青年参与
签约仪式上,世界卫生组织助理总干事任明辉先生作为世卫组织代表,与新阳光签署协议。他表示,全球癌症防治需要全球合作,世卫组织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和民间组织贡献中国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来防治癌症的行列中来。
世卫组织官员告诉贝贝,未来两个月,世卫组织会推出一个癌症数据共享的平台,可以邀请新阳光一起参与。贝贝觉得特别好,“咱们中国有14 亿人口,病人、病例的基数比较大,这可能是其他国家都没有的优势。第二个我认为医疗专业知识共享——比如新的药、医疗器械,或者一些治疗方法,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全球合作,那当然是造福全球的患者的。”
在整场活动中,贝贝是年龄最小的参加者。
贝贝觉得,作为青少年,自身的优势明显不在于专业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是一个教授,或者是一个年长的、在某一领域非常权威的人士,那他一定对于医疗的贡献会非常大。”但是,青少年毕竟是最新的一代,“我们之后也会成为大人,去对世界和社会作出贡献。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青少年怎么去看待癌症这个问题。因为癌症现在确实是每一个家庭都很有可能会遇到的一个困难。我觉得我们这些青少年要能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对于青少年能在全球癌症防治中做些什么,贝贝认为,第一,青少年自己要身体力行,意识到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多重要。“比如说非常简单的例子,现在我们都知道要打宫颈癌疫苗。每个人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从极细微的事情做起,才能够防御癌症这么大的一个问题。”
第二,贝贝认为青少年可以通过“做慈善”关爱癌症群体,支持癌症防治。“有些人会觉得,慈善某一些特定的人群才有义务或者有权利做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不是这样。慈善真的是每一个人、任何职业、任何年龄群体都能做的,哪怕是一点点小事,我觉得是存在于人们的意识里的。”
“作为青少年,对于我来讲,可能我们不一定能够做到在资金方面有多大贡献。但不是只有贡献资金才叫做慈善。我之前一直带我的同学们去病房学校,教他们音乐、美术,我觉得只要是能够带给人们一些情绪上波动,或让他们开心,这个就叫做慈善。”
贝贝觉得,青少年应该踊跃参与到全球性议题的讨论和行动当中。“如果不是我们年轻一代来做这件事情的话,那应该是什么样的群体做呢?”
04 18岁,8年公益人
18岁的贝贝,已经做了8年公益。
五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学生做一个课题展示,当时贝贝就选了白血病这个议题。她花了半年时间参与新阳光病房学校项目,带着一帮同校的小朋友们去当志愿者。
贝贝五年级时做课题展示的照片(右一)
升到本校初中之后,副校长跟贝贝说起这件事情,希望她能够坚持做下来,影响更多同学们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于是贝贝在父母、老师同学和新阳光的帮助下,发起成立了“京西专项基金”。
作为一个刚刚小学毕业的学生,贝贝当时想:“天哪,我年龄这么小,要去参与到这么一件应该长期坚持,并且责任感这么重的事情吗?”
有一次贝贝和同学们去病房学校当志愿者,当他们准备走时,贝贝一直陪伴的那个小女孩特别小心翼翼地搬来一个凳子,说“姐姐你坐”。这个举动让贝贝意识到,其实孩子们不想让他们走,原来孩子们什么都懂。这些小事给予了贝贝坚定做下去的决心。
探访医院里的孩子们
2018年,贝贝八年级,又做了一件“大事”。新阳光和贝贝所在的北京京西学校共同办了一场“我们是新阳光——钢琴慈善音乐会”。贝贝在台上表演钢琴演奏,为白血病患者筹到了270万元。“我们也很惊讶,能够筹到这么多资金。”
贝贝正在演奏钢琴
音乐会现场
现在,虽然贝贝已经从北京京西学校毕业,但是专项基金一直留在学校,变成一个传统。现在,基金继续有年轻的学弟学妹管理,每周都会开例会。
由于疫情,同学们近两年没有亲身去过病房学校了,但是一直参加线上课堂。疫情前,专项基金开始资助联爱工程,资助贫困医学生。到这个月,已经资助了10 位。他们有来自青海大学的,有来自天津医医科大学的。贝贝觉得“他们都是能够在未来带给癌症防治很大贡献的年轻人”。
贝贝和同学们与医学生线上交流
曾贝贝是新阳光京西专项基金的发起人,上个月18号,她刚刚作为“新阳光青年爱心大使”去日内瓦参加了新阳光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签约仪式。
做到今天,有人会问贝贝,身上的责任会不会让她感到压力。贝贝的回答是责任感当然有,但也不必把这些事情看得那么沉重,或者那么难坚持。每天花一些很小的时间,做一些小事,都能做到的。
做公益的这些年,贝贝从周围的人那里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支持。人们通常会很惊讶,看到一个小孩能够有意识地做这些事情。贝贝初中的副校长陈老师,这么多年,每周还是会跟专项基金的同学一起开会,联爱工程的实地探访她也陪贝贝和同学们一起去。贝贝记得,每次陈老师听到项目上传来的好消息时,她真的会哭。贝贝说,自己身边的人总是被感动着,这也一直支持着她去坚持做这件事情。
贝贝说,挂完电话,她就要开始练琴了,每天得练四五个小时。
谈到未来是否准备继续在音乐道路上走下去,贝贝说“起码上大学这四年是肯定的。既然学这个了,那就是先尝试做台前的工作。”至于毕业后,贝贝笑着说:“那就再看吧”,听声音,好像她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